本文介绍已知椭圆x^2/25+y^2/16=1分别沿着平行于x轴、y轴以及斜直线移动后椭圆方向,以及移动后椭圆的顶点、焦点、准线方程的表达式。
方法/步骤
1、※.椭圆移动:沿着垂直x轴方向移动。
例如,求椭圆向上移动4个单位后的椭圆方程。
根据题意,此时是垂直x轴移动,即沿着y轴方向向上移动4个单位,则移动后的椭圆方程为:
x^2/25+(y-4)^2/16=1.
移动后的椭圆与原椭圆的性质对比:
1.形状大小不改变,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等均不变;
2.椭圆的中心点由原来的原点O(0,0)移动到O1(0,4);
3.x轴方向上的两个顶点A(-5,0),B(5,0)分别移动到A1(-5,4),B1(5,4);
4.y轴方向上的两个顶点C(0,4),D(0,-4)分别移动到C1(0,8),D1(0,0);
5.椭圆的两个交点F1(-3,0),F2(3,0)分别移动到F3(-3,4),F4(3,4);
6.此时椭圆移动后两个准线方程x1=-25/3,x2=25/3不变。
2、※.椭圆移动:沿着垂直y轴方向移动。
例如,求椭圆沿着x轴负向移动1个单位后的椭圆方程。
根据题意,此时是垂直y轴移动,即沿着x轴方向向上移动1个单位,则移动后的椭圆方程为:
(x+1)^2/25+y^2/16=1.
移动后的椭圆与原椭圆的性质对比:
1.形状大小不改变,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等均不变;
2.椭圆的中心点由原来的原点O(0,0)移动到O1(-1,0);
3.x轴方向上的两个顶点A(-5,0),B(5,0)分别移动到A1(-6,0),B1(4,0);
4.y方向轴上的两个顶点C(0,4),D(0,-4)分别移动到C1(-1,4),D1(-1,-4);
5.椭圆的两个交点F1(-3,0),F2(3,0)分别移动到F3(-4,0),F4(2,0);
6.此时椭圆两个准线方程x1=-25/3,x2=25/3平移后为:x3=-28/3,x4=22/3.
3、※.椭圆移动:沿着斜直线方向移动。
例如,求椭圆沿着x轴正向移动2个单位,再向下移动1个单位后的椭圆方程。
此时既有平行x轴,也有平行y轴移动,实质是沿着斜直线移动,根据题意则移动后的椭圆方程为:
(x-2)^2/25+(y+1)^2/16=1.
移动后的椭圆与原椭圆的性质对比:
1.形状大小不改变,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等均不变;
2.椭圆的中心点由原来的原点O(0,0)移动到O1(2,-1);
3.x轴方向上的两个顶点A(-5,0),B(5,0)分别移动到A1(-3,-1),B1(7,-1);
4.y轴方向上的两个顶点C(0,4),D(0,-4)分别移动到C1(2,4),D1(2,-4);
5.椭圆的两个交点F1(-3,0),F2(3,0)分别移动到F3(-1,-1),F4(5,-1);
6.此时椭圆两个准线方程x1=-25/3,x2=25/3平移后为:
x3=-19/3,x4=31/3.
本文来自于百度作者:吉禄学阁,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