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在全球范围内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科研团队的作用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我国,高校的科研力量为石油领域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长江大学凭借其在石油勘探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一荣誉的获得,源自该校参与的一项长达十余年的科研项目——《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在渤海深部的原油勘探开辟了新路径,也为长江大学的科研实力提供了有力证明。
回顾长江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所石油院校自成立以来,便秉持着“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坚定信念,深耕石油科技领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从数字岩心扫描仪器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了国内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到油田化学系列产品在海上石油钻探中的广泛应用,再到石油仪表系列产品在油田生产现场的遍地开花,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是该校科研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并且这些前沿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效缓解了我国油气钻井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为我国石油工业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这些科研成就的取得,自然离不开长江大学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2023年,该校科研活动迎来全面丰收,新增科研项目数量高达1318项,合同总经费更是首次跃升至4.49亿元,其中到账经费达到3.75亿元,同比增长14%,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并且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该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获批了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工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复杂页岩油气地质与开发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科研环境,同时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宝贵的科研机会和丰富科研资源。
除此之外,长江大学还有一批科研实力强劲的师资力量,引领着这所学校的科研发展方向。例如该校张昌民教授牵头完成的“油气储层表征理论技术创新及勘探开发应用”研究成果入选“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张菲菲教授获得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并获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Cedric K. Ferguson奖章,收获行业最高个人荣誉等等,这些杰出学者为该校培养石油领域的科研人才注入了强劲动力。
综上来看,长江大学在石油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彰显出其强劲的科研实力,并且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不断演变,该校未来在石油科研方面的潜力与前景一定更加广阔,因此,小编认为对于未来想要走科研学术道路的同学来说,这所学校值得重点关注!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号作者:志愿优选君,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