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言:“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而这段中蕴含的思想涉及天地人之间的奥妙之道,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物(技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间接阐发了中庸之道的思想与天地人的互动原则。
正如现今社会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浪潮正推动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教育下一代。特别是在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时,以技术赋能未来人才培育,增强学生面对未知与未来的能力,已成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的共同目标。例如被誉为培养“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摇篮的北京建筑大学,就曾围绕未来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于2022年成立了建筑领域拔尖领军人才培养的实体学院——未来建筑技术学院。
据了解,北建大未来建筑技术学院共设有“建筑菁英班”和“工科菁英班”两个特色班级。其中,“建筑菁英班”实施九年一贯制、本博贯通“4+5”模式,即前4年为本科生培养阶段,后5年为博士生培养阶段;而“工科菁英班”则采用八年一贯制、本博贯通“3+5”培养模式,前3年为本科生培养阶段,后5年为博士生培养阶段。
这种本博贯通的培养模式,打破了原本的学段壁垒,学生在建筑菁英班的第5年或工科菁英班的第4年就能获得北建大直博资格。与之前按部就班的本、硕、博成长路径相比,这不仅缩短了培养周期,让学生比同龄人更早进入科研机构或行业头部企业,抢占就业先机;同时也能避开传统升学路径中的内卷消耗,确保了学术研究的连贯性。
当然,北建大未来建筑技术学院可不仅仅只有学制变化所带来的优势,其人才培养特色为学生提供的利好也是显而易见。
例如,书院制培养下的个性化成长。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成效,该校未来建筑技术学院采用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科特点和学生自主意愿,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实施“一生一策”。导师需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目标,并以此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和建议。
还有双导师的全程护航。未来建筑技术学院不仅实施全程双导师护航制度,还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外学业双导师,共同指导和定制学生个性化学习计划。其中,理论导师由北建大院士、大师、二级教授和特聘教授等为带头人的教师团队担任;实践导师则由专业领域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事业相关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看出,作为北建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区,未来建筑技术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复合型拔尖领军人才。其“三制五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本博贯通一体化的培养路径,无一不是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
就如该学院241班(建筑菁英班)的韩一阁同学所说:“在未来院,本博贯通“4+5”的培养模式为我提供了一个在建筑学专业中接受系统和深入的专业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贯制学习的绝佳机会。”
2025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建筑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这既让建筑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愈发清晰,也对高校建筑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建筑技术学院的成立,正是该校在建筑领域人才培养方面迈出的新步伐。因此,这对于热爱建筑行业,并想成为建筑领域拔尖人才的考生来说,这里无疑是发展的制高点。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号作者:志愿优选君,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