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出国条件如何?看世界top大学为何偏爱该校

一所国际化培养特色明显的高校,能为考生带来些什么?

一位家长这样说:在同龄人仍关注未来是考公还是考研时,从国际化教育走出的一些孩子,已能用流利的英语,同外教探讨课题;已能凭借自身多样的赴外交流,提前拿到国外名校教授的推荐offer;已能通过较高的综合成绩,进入世界QS名校,并窥见就职于世界名企或自主创业的未来…..

确实,相较于十几年前的大学本科,如今国际化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含金量更受市场青睐,也具有更多的发展选择。但对于不少即将步入大学的高考生来说,却不了解如何开启自己的国际化发展道路。那么今天,小编将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带领大家看看这所国际化教育的代表大学之一,能为学生提供哪些不错的发展机遇。

其实想要结合所学专业提升自身的国际化能力,根源还得在于师资。教师日常的言传身教,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在向学生表明某门课程、某个学科、某个产业当今的发展趋势。换言之,大学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与教师的国际化眼界密不可分。

早在建校初期,北理工便已将国际化同师资建设紧密衔接。学校早期的四任校长李富春、徐特立、陈康白、李强都曾赴海外留学。他们不仅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为北理工较早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基础。此外,他们还是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的引路人,为如今众多海外高校携手北理工共同育人埋下重要伏笔。

到改革开放时期,一批与改革开放同成长的青年才俊通过国家公派等渠道赴海外留学。这既为北理工带回了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科研理念和技术,也成为了彼时不少北理工学子孵化成果、纵身海外的智力支撑。

而直到当下,北理工仍旧沿用建校时“发展国际化师资,带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如今,超过80%以上的教师均拥有海外经历几乎让所有学子都能在本土课堂中与国际学术动向“面对面”,不断积累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全球眼界。

每年,该校还持续顺应我国“海外优青”项目,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回国(来华)工作,以确保学校师资团队长期的国际化建设特点,能够成为助力学生高质量发展的一份力量。

不过,单凭具有国际化教育履历的教师团队,还不能真正让学校学生“走出去”;为学生开拓各类“看世界”的渠道也尤为关键。据小编了解到的情况,近年来,北理工着重发展学校本科生(境外)交流板块,每年学校组织的各类出国(境)交流项目可达150多个每年都有超过30%的学生出国(境)参加国际双学位、出国访学、交换生、毕业设计、实习时间、寒暑期学习和各种交流项目

而鉴于目前同北理工合作的海(境)外高校众多、项目多样,学校为此还专门开设了“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国际交流”网站,已按类型、地域、时期将本校现有的交流项目分门别类。这些项目基本都能满足学生们在本科阶段积累国际教育经历的迫切愿望。

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与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倘若在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能通过北理工早在2012年便获批的“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获得实打实的物质资助和生活帮助,以免除大家在出国深造时的后顾之忧。

有了国际化师资与渠道的两大优势,近些年,有不少学子以北理工为平台,奔赴契合自身发展规划的世界名校继续读研。

据该校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该校本科毕业生整体深造率为66.12%。其中,出国(境)深造率为10.28%。学生大多数进入剑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高校读研。

可见,从深造院校层次来看,接受北理工国际化培养的学生,已能够凭借自身丰富的交流履历,赢得一众优质院校的青睐;而他们如今的良好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北理工长期国际化人才教育过程中的多个发展优势。

对于多彩的人生来说,出国的确只是一条值得选择的前进道路。但对于“才入门”的高考生们来说,想要接受良好的国际化培养并获得优质的国际深造offer,确实很需要像北京理工大学这样实力不错、资源充沛的高校平台加以支撑。小编也推荐各位前往北理工本科生国际交流网站了解各类项目,看看哪一项更适合计划出国(境)的你。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号作者:志愿优选君,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