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包括哪些要素?

财务人员想要晋升公司单位的管理层,那么势必需要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一定的了解。到底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包括哪些制度?接下来,之了君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这部分的情况。

图片[1]-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包括哪些要素?-趣考网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通过制定系统化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与控制的动态管理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平衡效率与风险,确保企业活动合规、资产安全、信息可靠。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的目标具体包括:

1.合规性目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

2.资产安全目标:保障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各类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与浪费;

3.报告可靠性目标:确保财务报告及其他管理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4.经营效率目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经营效益;

5.战略支持目标:通过风险管控为企业战略落地提供保障。

内部控制的起源可追溯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所有者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以契约形式约束经营者行为,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实现对企业的间接控制。

二、内控制度包括哪些要素

内控制度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1.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控制度的基础,它涵盖了组织的管理哲学、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及管理层的监督、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以及员工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良好的控制环境能够营造一种重视内部控制的氛围,为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组织对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通过风险评估,组织能够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类型和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步骤:

①识别风险:找出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因素。

②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③评价风险: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风险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组织为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这些活动旨在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包括授权审批、职责分离、会计控制、实物控制、预算控制等多种形式。

示例:

①授权审批:确保所有交易都经过适当级别的授权。

②职责分离:将不相容的职责分配给不同的员工,以减少错误和欺诈的风险。

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组织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得到有效沟通的过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能够支持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发挥作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容:

①信息收集:从内部和外部来源收集与组织运营相关的信息。

②信息传递: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得到及时、准确的传递。

③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5.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组织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的过程。内部监督是内控制度持续有效运行的保障。

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还有包括的要素,大家可以参考上面之了君所提到的这些信息。如果说大家不仅仅是想要学习上面这些知识点内容,还想要逐步提升自己的相关实操能力的话。建议大家可以抽时间到之了课堂来学习,会帮助大家不断提升。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之了课堂会计小萌萌,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