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财管》带你看:《哪吒2》大量排片,背后有无“人情世故”?

2025年开年,哪吒2成功破圈,成为一部现象级的电影。继2月6日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后,截止至2月17日晚20点,已杀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9,最终可能位列全球影史前5位。这样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制作、发行、院线、影院各方的齐心协力,也离不开我们无数观众的大力支持。

图片[1]-CPA《财管》带你看:《哪吒2》大量排片,背后有无“人情世故”?-趣考网

图源:灯塔专业版

不过,繁华背后,电影行业时不时传出关于排片的一些争论,尤其是两部电影票房不相上下之时更是如此。那么,影院排片究竟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可否进行定量决策,又有没有人情世故呢?东奥Weibo老师以Q&A的形式,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个简要分析。

图片[2]-CPA《财管》带你看:《哪吒2》大量排片,背后有无“人情世故”?-趣考网

Q1:电影排片需要考虑什么定性因素?

A:需要考虑影院内各个放映厅的座位数量、放映设备及音响安排、本地观影人群的结构、本地竞争对手的情况、票价设置、首末场次的放映时间、放映时长、节假日情况、分账比例、放映档期、片方或院线方的特殊要求等等。

图片[3]-CPA《财管》带你看:《哪吒2》大量排片,背后有无“人情世故”?-趣考网

图源:豆包AI

Q2:如果影院可以固定获得可分账票房(已扣除各项税费)的50%(行业惯例),排片决策人需要考虑什么定量指标?

A:影院在一天内,每个观影座位的总放映时长是相对固定的,因此需要在这个约束条件下,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即每个观影座位的每天收益(收入-变动成本)最大化。

在收入端,每个观影座位每天的收入主要是分得的影院分账票房。根据不同电影的放映时长,影院确定每个放映厅每天的循环放映场次。此外,并不是每个座位都出票,因此需要将上座率纳入每个观影座位指标的计算,最终得到:每个观影座位的每天分账收入=单场可分账票价*分账比例50%*每天可循环放映场次*平均上座率。

在成本端,影院的场地成本、运营成本(水电、人工、宣传)、设备成本大多不会随观影人次、售票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是固定成本,与决策无关。

因此,每个观影座位的每天收益=每个观影座位的每天分账收入=单场可分账票价*分账比例50%*每天可循环放映场次*平均上座率。

以哪吒2为例,假设某3D放映厅单场票价80元,则扣除税费的单场可分账票价大约72元,假设每天的循环放映场次为5次,平均上座率为40%,则每个观影座位的每天收益=72*50%*5*40%=72元。影院会依据该指标,确定其他条件相同时,该3D放映厅究竟放映哪部电影。

Q3:什么因素或指标将影响Q2中的决策?

A:如果影院放映M电影将从可分账票房中获得超过行业惯例50%的分账比例,那么M电影每个观影座位的每天收益将提高,从而影响排片优先顺序。实践中,如果院线投资了某部电影,就会强制要求或通过提高分账比例的方式,让旗下影院多排片;这是因为从集团的角度看,院线让利影院的分账比例是集团内部的利益划分,而多放映自身投资的影片则可以多获得制作方分账票房。

此外,影院的场地成本条款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化。例如,纯比例租金,固定租金+比例租金,固定租金与比例租金熟高,类似个税的超额累进比例租金,等等。此时,计算每个观影座位的每天收益,要在调整分账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场地成本的变动部分。

总结一下,每个观影座位的每天收益是影院排片很好的决策指标,各地影院大体上会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依据决策指标制定排片计划。而当决策指标相差不大时,各种江湖义气、人情世故肯定就会以补充条款、口头约定等方式粉墨登场了,这其实也是一种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

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东奥会计教育,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