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能会出现需要缴纳税收滞纳金这样的情况。那么,大家是否清楚,税收滞纳金是什么意思?税收滞纳金计入什么科目?接下来,之了君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实用的参考。
一、税收滞纳金是什么意思?
税收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属于税收征管中的行政强制措施,目的是督促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一)征收标准:
1.一般税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期缴纳税款,自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0.05%的滞纳金,无起征点限制。
2.海关税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需在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逾期按日加收0.05%滞纳金,滞纳金起征点为50 元。
(二)计算公式:
滞纳金金额 = 滞纳税额×0.05% ×滞纳天数
示例:某企业应缴纳增值税 10 万元,逾期 20 天缴纳,则滞纳金 = 100000 × 0.05% × 20 = 1000 元。
二、税收滞纳金计入什么科目?
税款滞纳金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普遍认可的处理方式。
(一)会计处理依据
税款滞纳金是因未按时缴纳税款产生的处罚性费用,其性质属于非经营性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税法规定,滞纳金不得作为正常经营费用处理,需通过以下方式核算:
科目归属:统一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反映其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特性。
(二)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其他应付款
实际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税收滞纳金不得在税前扣除,需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进行纳税调增,避免税务风险。
税收滞纳金的含义以及计入的科目,之了君已经给大家初步分析完毕了。如果说大家目前对于这方面的配套知识点信息比较感兴趣,或者是打算提升自己这部分的实操能力。建议大家可以抽时间到之了课堂来进行学习,会给大家进行详细指导。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之了课堂会计小萌萌,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