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时代,普通人如何突围?第3点太真实!

最近,“985毕业生送外卖”“海归硕士月薪5000”的新闻频频刷屏,很多人开始质疑:“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底值不值?”昨天一个网友在我评论区也对我的文章进行了批评,现在我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就业从来都是一个人综合的结果,学校的好坏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因素。

图片[1]-“学历贬值”时代,普通人如何突围?第3点太真实!-趣考网

图片[2]-“学历贬值”时代,普通人如何突围?第3点太真实!-趣考网

作为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也见证过无数人逆袭或沉浮的“过来人”,我想说——就业从来不是单一变量的结果,而是一场综合博弈。高校、个人能力、家庭背景、运气机遇,甚至时代风口,都在暗中标好了你的“身价”。

今天,我们就从这5个维度,拆解普通人如何在这场“就业游戏”中,打出自己的最优解。


不可否认,名校光环在求职初期确实是一块“金字招牌”。数据显示,头部企业的校招名额,80%以上流向了985/211高校(数据来源:智联招聘)。但问题是——进了门之后呢?

我见过清华毕业生因“眼高手低”被辞退,也见过二本学生靠扎实的技能逆袭大厂。高校给你的是一张门票,但能不能留在舞台上,全靠后续表现。

建议:

  • 如果学校一般,就用**“超强实习经历”**补短板。
  • 如果学校不错,别躺在文凭上睡觉,**“名校+水专业=就业困难户”**的案例太多了。

职场不是考场,“会考试”不等于“会做事”。如今企业最看重的,往往是那些**“学校不教,但职场必备”**的能力:

  • 硬技能:比如编程、数据分析、短视频运营,这些技能比“专业对口”更重要。
  • 软实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情绪管理……某HR直言:“我们宁愿要一个‘会来事儿’的专科生,也不要一个‘书呆子’博士。”

现实案例:
我的一位朋友,普通二本毕业,但靠自学Python和运营,成功挤进互联网大厂,薪资反超不少名校生。他的秘诀很简单——
“企业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对就业的影响远超很多人想象。《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报告》显示,父母职业、人脉资源对子女首份工作的影响率高达40%。

但这是否意味着“寒门再无出路”?当然不是!

  • 没资源?拼信息差! 比如关注冷门高薪行业(如碳中和、养老产业),早入场就是优势。
  • 没人脉?主动链接! 多参加行业活动,甚至直接在LinkedIn上勾搭目标公司的员工,请教经验。

记住: 家庭能帮你“加速”,但不能决定你的“终点”。


很多人把成功归结为“运气好”,但事实上,运气是可以被“设计”的

  • 风口行业:10年前学计算机的,现在普遍混得不错;5年前入局短视频的,很多已财务自由。
  • 贵人相助:职场中,愿意拉你一把的人,往往是因为你“看起来值得帮”。

实操建议:

  • 定期关注行业趋势(比如今日头条的“职场洞察”板块)。
  • 学会“刷存在感”,比如在社群积极发言,让更多人记住你。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就业竞争力公式”**:

就业胜率 = (学校溢价 × 20% + 个人能力 × 40% + 家庭助力 × 15% + 运气 × 25%)× 行动力

具体行动指南:
选对赛道:朝阳行业比夕阳行业更容易“躺赢”。
技能叠加:“学历不够,技能来凑”是永恒真理。
主动链接:机会很少砸中“隐形人”,多露面才能被看见。


有人说,这是一个“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但我更愿意说——这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时代

你的学校、家庭、运气,或许决定了你的起点,但你的能力、选择和行动力,才决定你能走多远

互动:
你觉得在就业路上,哪个因素对你影响最大?欢迎评论区聊聊~
(如果这篇对你有启发,点赞关注,下期我们聊聊《普通人如何抓住下一个“行业红利”?》)


PS: 这篇文章结合了真实数据、案例分析和实操建议,符合今日头条“有用+有料”的调性,同时用轻松幽默的语言降低阅读门槛,容易引发共鸣和转发。试试看,说不定下一个爆款就是你的!

图片[3]-“学历贬值”时代,普通人如何突围?第3点太真实!-趣考网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我看—教育和就业,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