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专升本的那些谣言?千万别信!

随便复习两三个月就能考上?

每年的“上岸季”,总会有许多人跳出来发布一些所谓的“经验分享”,告诉那些还在备考阶段,或是打算参加升本却不清楚如何规划的同学们,他们只是随随便便复习了两三个月就考上了。

但是,这些人没有告诉大家的是,他们可能在大一、大二就提前打了基础,学习效率也比较高,只在最后三个月集中复习便声称自己只复习了两三个月,事实并没有他们口中所说的那么轻松。

每个人的基础、学习效率、复习规划都不同,如果盲目跟风,效仿别人的复习经验,会导致自己的定位模糊,严重影响复习进度与效果。

专升本的复习,还是越早开始准备越好。尽早规划,脚踏实地才是硬道理。

基础差就一定考不上?

很多同学在高中时期没有认真学习,导致自己的基础比较薄弱。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便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情绪,还没有尝试就断定自己一定考不上。

其实,虽然专升本不简单,但是同学们不要抱着畏难情绪去看待它,因为我们有着三年的长战线,可以充分地去查漏补缺、好好准备。

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在大一期间复习+巩固。在这个时间段就制定好大致的学习规划与路线,并尝试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单词十天就能背完?

众所周知,英语科目的复习方法中,最“简单粗暴”的就是——背单词。

很多人看到,专升本的英语科目考试对于单词词汇量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就以为越到考前再背单词记得就越牢固。

于是在整个复习计划中并没有留出背单词的时间,考前再集中背单词。

其实,根据科学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大脑对越新接收的知识遗忘地越快。

如何改进:

可见,越是考前新背的单词,到时候考试时遗忘的就越多。但是到了一定时间之后,遗忘的速度就大大减缓,几乎不再丢失内容了。

所以,背单词,以及其他课程关于“死记硬背”的内容,同学们要拉长战线,每轮周期之后要及时复习填补遗忘漏洞,循序渐进长期记忆。

 谣言

竞争压力不大,竞争对手很少

事实:专升本考试的竞争依然激烈,尤其是在热门院校和专业。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报考,因此不应低估竞争的激烈程度。

英语太难了,可以放弃

事实:公共英语作为专升本的必考科目,其重要性不可忽视。虽然英语可能是一个挑战,但是通过长期积累和正确的方法,是可以提高成绩的。放弃英语可能会导致总分上的较大损失。

歧视外校,照顾本校

事实:专升本是由各省教育院统一组织考试,本科院校发布招生计划,并通过统一考试进行录取。不存在本科院校歧视外校学生或者特别照顾本校学生的问题。

统招专升本第一学历不是本科

事实:所有全日制的统招专升本的第一学历都是本科,与高考本科生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待遇。

专升本没有用

事实:对于许多选择升本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份本科学历,还为了更方便地考研或考公。此外,在工作场合中,本科学历往往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起薪。

专升本不用备考,随便考考上民办

事实: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需要认真备考。即使录取率看起来较高,不充分准备也难以保证成功。

不需要提前太久准备

考前一个月复习就行

事实:如果基础不是特别好,建议尽早开始复习备考。从大一、大二开始接触相关知识,利用假期时间集中复习,可以让复习更加有节奏和系统。

需要准备很多复习资料

事实:复习资料贵在精不在多。过多的资料可能导致焦虑,且市面上存在不少质量不佳甚至盗版的资料。应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事实:除了努力之外,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体系,避免盲目刷题。同时也要学会思考,理解背后的逻辑和原理。

笔记资料越多越好

事实:高质量的笔记和资料比数量更重要。过多的信息可能会让人陷入信息过载的状态,反而不利于学习效率。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自于知乎作者:专升本小库学姐,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